[台灣]藝術創客教育推動者唐富美:用藝術破框,才能創造動人作品

 

藝術創客教育推動者唐富美:用藝術破框,才能創造動人作品

 

全台各地創客中心、自造者基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當中,連結「STEM」的新素養,也就是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及數學(Mathematics)領域知識,透過實際動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,作為創新與發明的基礎,成為台灣新的學習浪潮。但放眼望去,各中心清一色的3D列印機器、雷射裁切等器材,新的科技技術背後,似乎少了更為細緻的處理,也讓成品往往很創新,卻少了美感。

 

紐約羅德島設計學院前院長前田約翰(John Maeda)最早大聲疾呼,從「STEM」到「STEAM」的新教育,加入Art(視覺表演、語言藝術、設計)的重要性,將藝術融入科技教育中,才能在科技創新中,表現更多人類獨有的情感與和創意。

台灣最早在學前教育中推動「藝術創客」課程的台中四季藝術創辦人唐富美也表示,在「STEAM」動手做的創客課程中,若能巧妙利用「藝術」元素,所創造的成果將不只能解決人的問題,還能因為賦予作品吸引人的視覺表現,因而感動人,甚至創造出更好的價值。

究竟Art(藝術)在「STEAM」新素養中扮演怎樣的角色?不同年齡又該如何學習?以下為唐富美接受《親子天下》專訪的內容:

Q:Art在整合各科或驅動動手做的實踐上,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?

大部分的學科都是非常重邏輯的,我們現在談到的創客課程,它會有跨領域的結合,例如:將科學和科技結合、將工程與數學作結合,而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,他必須透過很多實際上的實驗,去創造出各式各樣可以解決「人」生活的問題的一些成果出來。

我們可以看到,剛開始在談「STEM」的時候不談「藝術」,但現在為什麼覺得「藝術」一定要進來?因為「藝術」是可以感動人的。「藝術」對於很多細節的東西是注重的,假如我現在要做出一個成品,從開始做這個實驗的過程當中,把比例的美感、造型的美感、色彩的美感、結構的美感、材料的美感等等都帶進去,所創造的成果將不只可以解決人的問題,還可以感動到人,因為它所呈現出來的會是精緻美麗、吸引人的,因為它更具有美感,甚至能創造出產品更好的價值。

因此,藝術在整合各科或驅動動手做的實踐上,是可以扮演統整的、協同的角色,甚至具有一些挑戰的、打破框架的效果。因為,藝術本身是跳躍性的,它較不受約束、擁有較多的抽象思考與狂想,再帶入科技、工程等學科時,可以提供更多的想像,更多挑戰現有框架的機會。而藝術教育所具備的功能,就是在培養孩子在視覺上擁有獨特的觀察與感受力,並透過不同的創作技巧,由內而外的表現孩子的圖像表徵。

Q:所以在四季藝術的教學中,會如何將藝術元素融入在創客課程內?

四季藝術進行的方案課程,是孩子一連串解決問題的過程。孩子在動手做的過程中,他會解決很多的問題,假如今天孩子要創造一個小玩具車,這個小玩具車除了真正可以移動、可以滾動、可以平衡外,因為有了藝術的媒介加入,好比在材料的選擇上,就會有更多元的思考,甚至包括整個車子的比例、設計、色彩等等,有別於只是一個粗糙的小玩具。

所以,在談「創客」的時候,我們會使用很多不同的視覺媒介,無論是圖像、影片、真實物品的接觸,透過不同的觀看,讓孩子在創作時可以去看見、去比較用粗糙材質,或用具有美感的材料完成作品時,所帶來的差異。

孩子的創作過程在藝術教師的介入後,因為加入了不同的媒材、素材,帶領孩子去欣賞更多的「美」的事物,例如:將蝴蝶的圖像放大,讓孩子用微觀的視角看見蝴蝶身上更細膩的色彩、比例等細節,讓孩子在自我的分析後,將這些概念帶入到繪畫創作、服裝創作、教具創作等工作中,他將更有能力去掌握、創造出更有美感的作品。

Q:您建議,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適合學習美感的方式是什麼?

對於0-6歲的孩子來說,他們還在運思前期,對於美感的理解來自於體驗,能提供愈多體驗的機會愈好。例如:對於小小孩而言,站在很多大樹下,就像站在叢林裡面,當他們仰頭觀望,望出去的風景是不一樣的,從樹下望出去的白雲、陽光,從樹梢看上去深深淺淺不同的顏色……,當他仔細去看的時候,孩子是會感動的,會有很多的發現。

生物是大自然裡面最精彩的創作,大自然是最棒的美感學習機會,我們透過每一個這樣的小事件,讓孩子看著身邊飛來飛去的蝴蝶、讓他觀察樹葉上的毛毛蟲,讓孩子有機會去看著它、接觸它、感受它,然後去創作它,那會是一個很棒的學習。

甚至我們也可以透過音樂的陶冶,讓孩子想像自己像一棵植物慢慢地長起來,隨著音樂的搖擺,感受自己的成長,到最後把他畫下來、或是他把它說出來,都是一種感受。

我們也曾經拍下水池裡面的浮萍、小魚等等,把水池的活動錄影錄下來,並透過投影放映在地面上,讓孩子和這些投影互動。他們可以真實看到,原來每天看到的水池下面有好多的小魚,在他們眼睛所及、手裡摸到非常鮮明的色彩、形體,他們可以假裝自己是一尾魚,跟這些魚一起生活、一起游泳,想像力可以被無限的放大,這些東西就是用感受來學習,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是重要的。

孩子可以將這些感受變成平面繪畫、變成陶土的捏塑,甚至變成立體的建構,用各種不同的工具與素材,把他所感受到的、觀察到的、學習到的創作出來,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滿足對創造的渴望,發展無限的創意跟美感的能力。

當孩子比較大的時候,可以提供環境美學以外更多的探索。例如:從服裝的美學去著手,帶孩子研究他們穿的衣服、大人穿的衣服,或是傳統服飾與現在服飾的不同等,以及當中設計的巧思。

另一方面,在孩子年齡較大並更具有語言能力的時候,也很適合透過表演藝術來呈現自己的想法,像是如何說一個故事、把故事搬上舞台,搬上舞台的過程中,他們要合作思考、編劇、找音樂,還有搭配怎麼樣的服裝、配合什麼樣的道具。戲劇可以成為他們整合經驗的媒介。

2017.06.05 (更新 2017.10.30)

by 邱紹雯 (親子天下)[台灣]

 

引用來源: 親子天下[台灣]

We will be happy to hear your thoughts

Leave a reply

[RH_ELEMENTOR id="359"]
影屏科技工程有限公司
Logo